暗巷中的交易链
? 傍晚六点,我站在老城区巷口,假装低头刷手机。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快步靠近,塞来一张皱巴巴的纸条,低声说:“需要服务就打这个。”展开纸条,“婬女联系方式”赫然在目,附带一串潦草的数字。
? 拨通号码后,一个沙哑女声要求我“先转账500定金”。为获取信任,我谎称是熟客介绍,对方突然警惕:“最近查得严,见面再谈。”通话中,她反复强调“婬女联系方式”只能通过加密通讯App发送,并催促删除记录。
?? 次日,我戴着微型摄像头走进约定酒店。开门的是一名穿着校服的女孩,面容稚嫩却熟练报价:“包夜3000。”当我质疑年龄时,她冷笑:“身份证?早被收走了。”房间角落的垃圾桶里,堆满印着“婬女联系方式”的小卡片,部分甚至贴着外卖订单。
? 暗访中,一名自称“中介”的秃头男人透露:“这些号码都是‘养’出来的,一个号用三天就废。”他展示的手机相册里,上百条“婬女联系方式”按区域分类,备注着“学生妹”“少妇”等标签。“有人专门在高校贴吧钓鱼,缺钱的自己会上钩。”
? 离开时,我在电梯撞见两名便衣警察。他们腰间对讲机滋滋作响:“B区又有举报,抓现行去。”而走廊尽头,那名“校服女孩”正低头刷手机,屏幕光映出她脖颈的淤青。
#城市暗流# “这不是个体悲剧,而是系统性剥削。”社会学者林某评论道。当“需求”被包装成二维码,藏在巷角与网络缝隙中,谁来照亮那些被迫沉默的影子?
评论1:武汉同城空降快餐群